资讯新闻

传销穿上电子商务“马甲”

2010-08-18 12:15:34作者: admin

11月25日23点,记者登录“E科士威”网站,用对方提供的用户名进入页面,“赚取收入”、“销售产品”等字样扑面而来……

  虽然地面店两个多月之前就已被查处,但“E科士威”的网站仍然“健在”。

  进入“E科士威”的网站,似乎走进了一个非常正规、气派的“网上商城”,琳琅满目的商品、价格不到市场同类商品价格的1/3。但不少网民揭露说,“E科士威”实际上是披着电子商务外衣的网络传销组织。

  究竟是正规网店,还是传销组织?记者就此展开调查。

  投资网店,月收入50万?“拉人头”“吃下线”就是传销

  一位深圳市民前不久接到“E科士威”邀请加盟的电话,一位公司员工“现身说法”,她投资450元,在网上注册一个店名,就当老板了,眼下她已有了近百名客户,月收入近万元。

  这个网店老板说,她每天的工作就是劝人加盟她的网店,发展“下线”,她的“上家”目前在深圳已有500多家这样的加盟店,每天还有很多人在加盟。

  在“E科士威”南头地面店“超级生活派”,店主介绍说,“一个月找2人加盟,一年后至少有50多万元的月收入。”她详细描述了“E科士威”给加盟者的奖励:每月购物积分达到75分,可提取10%的利润,积分越高,利润比率越大。当然,最大的“奖励”是帮助“下线”发展“下线”的“领导奖”。

  “开一家网店,首先找2个下家,下家分别再找2人加盟,依此类推。一年后,就会拥有4096个客户、200多万积分,月收入8万美金。”

  这位店主眼中的金字塔,在“E科士威”网站上被称为“连锁互惠店计划”。但深圳市工商局打击传销工作联席会议办公室的马麟泳认为,这种“拉人头”、“吃下线”、实行“团队计酬”的“连锁互惠”,其实就是传销。

  对此,“E科士威”在网上否认从事传销活动,称自己是一家“平民直销公司”。但在商务部直销行业信息系统中查证,全国目前20家获得直销许可的企业中并没有“E科士威”;再查询信息产业部ICP备案系统,“E科士威”竟是一个没有备案、没有经营资质的非法网站。

  大学生成首选目标群体陕鲁皖粤等地都存在加盟团队

  资料表明,“E科士威”2007年9月进入深圳,开设实体店,每天都有人加入开网店。许多“E科士威”的聊天群表明,不仅在深圳,陕西、山东、安徽、广东等地都存在“E科士威”的加盟团队,成员大都是在校或者毕业不久的大学生。

  在名为“E科士威王国”的聊天群里,网民“大熊猫”告诉他的发展对象,他是西安某大学的二年级学生,一个月前加盟“E科士威”就赚了800元;他的朋友加盟才几天,又发展了她的朋友加盟。

  一位网名“香林”的“E科士威”加盟者说起发展“下线”的经验,就是紧紧盯住大学生,因为现在就业形势比较严峻,而且大学生“推广”工作的热情也高。

  深圳大学一位教师认为,“E科士威”利用大学生急于找工作的心理,加上大学生熟悉网络,“E科士威”通过聊天、网络论坛、电子邮件等途径发展加盟团队,同时以“时髦”的电子商务为噱头,更容易让大学生们接受。

  广东华商律师事务所律师康华康说,类似“E科士威”这样借助网络平台,以电子商务时尚行为为幌子进行传销活动,很容易让年轻人受蒙骗。

  网络传销更具欺骗性对社会既不创造价值,且破坏诚信体系

  不少网民投诉说,无论质量还是价格,“E科士威”并没有宣传得那么好,网站商品琳琅满目,但缺货很多;很多产品是小厂加工,只不过标明“E科士威”监制;很多产品没有生产商、没有商标;说是打折,实际上打折后比市场价还贵。

  从事打击传销工作多年的马麟泳说,“E科士威”利用网络,只是与以前的传销形式不一样,而对于社会的危害完全一样,而且更具欺骗性。

  马麟泳说,传销没有商业经营行为,对社会不创造任何价值,“它出售的是人与人之间的信任资源。参与者一旦发现被骗,解脱的方式就是发展‘下线’骗别人”。

  工商执法人员说,网络传销要靠“人脉”,因此亲戚、朋友、老乡,往往成为参与者发展“下线”的“第一目标”。一位“E科士威”加盟者发展的第一个“下线”,就是她的好朋友,“在深圳的亲戚、朋友、老乡都是我的客户。”

  “从根本上说,传销就是一个游戏、一个骗局,其中没有商业活动。传销也会引发很多社会问题,如刑事案件、偷税漏税、制假售假、诚信受损等,对社会造成巨大危害。”马麟泳说。

  8月26日,深圳市工商局南山分局的执法人员在南山区紧急突查并查封了3家涉嫌传销的“E科士威”地面店,并收缴了这些地面店涉嫌用于网上传销的电脑服务器。这起案件已引起有关部门高度重视。

  “目前传销的手段越来越多样,特别是互联网进入传销组织,打击传销的难度越来越大。”工商执法人员对记者说,这种网络传销通过网上留言、电子邮件等途径单向沟通,隐蔽性更强,同时不受时间、地点限制,传销的扩张更为容易。

  “加盟、付款、分成都在网上完成,有的甚至把服务器设到境外,加上网上加盟人员不少使用假身份证,而且一边经营、一边销毁证据,造成取证困难,这些都给打击非法传销带来很大难度。”深圳警方也道出了打击的难点。

  很多网络传销的幕后操作者都是一些精通网络的高手,他们不仅深谙互联网的“游戏规则”,而且对互联网法律也颇有研究,经常钻法律的空子,反侦查能力较强。更严重的是他们非常了解中国网民的心理和特点,“用网络‘鸦片’让人们欲罢不能,直到所有的财物被吞噬、甚至包括生命。”深圳市工商局一位人士说。

  面对打击网络传销这些难题,工商部门和警方希望,在加强打击网络传销立法的同时,工商、公安、网监等部门要协同作战,尽快形成有效的打防体系、建起有效的打防机制。

  针对各地屡见曝光的案例,国内知名电子商务研究中心与传播机构——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(官网:b2b.toocle.com/),特别发起——“2010中国网络传销不完全调查”(专题:b2b.toocle.com/zt/wlcx/),并将发布《2010中国网络传销调查报告》,以告诫人们警惕那些组织披着合法公司、企业外衣、打着“网络营销”、“电子商务”外衣的网络传销组织。

  目前,据工商查处、网友反馈与媒体曝光,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正调查获悉的涉嫌网络传销的企业组织有:“世联发商贸网”、“蝴蝶夫人”、“安格电子”、“富迪健康科技”、“月朗科技”、“世界通”、“斐贝国际”、“杭州安购科技有限公司(安贝特商场)”、“本溪中绿”、“新智培训网新智网新加坡新智国际”、“北京欧亚伟业国际商务有限公司”、“北京金亿盟国际电子商务有限公司”、“北京金兴信投资顾问有限公司”、“英国TVI旅游快车”、“E网商务”、“广东康力医药”、“成都麦酷电子商务有限公司”、“杭州太竹卫生用品有限公司”、“麦罗国际”(香港MESUN(麦森)电子商务公司)、“南京铠鼎商贸有限公司”、“湖北林枫商贸集团有限公司(简称林枫公司)”、“美国全球教育网”、“亚洲生活网”、“MDG体验中心”……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920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