资讯研究

王通:小米该如何正确的危机公关

2025-11-24 11:51:57作者: admin

08.jpg

小米是我多年前曾经合作过的企业,过去这些年也买了无数的小米产品,甚至还买了很多小米的股票。

最近几个月,小米的舆论压力巨大,这里通哥给小米公司提几个诚恳的建议。

一、先破后立:看懂小米公关的核心病灶

近期小米的公关困局,本质是踩了三个致命坑:

态度对立

各种小米汽车的车祸,用 “行业新人”“朋友说难免” 回应,犯了 “高高在上 + 漠视情绪” 的大忌,把公众的安全关切变成 “苛责” 争议;

被动应付

小字营销的碳纤维盖虚假宣传、刹车失灵质疑,仅以 “沟通不畅”“脚感欠佳” 搪塞,陷入 “问一句答一句” 的被动;

手段低效

网传限制留言权限,本质是 “删帖思维” 的延续 —— 忘了互联网的铁律:堵不如疏。

这些问题的根源,在于搞错了危机传播的底层逻辑:情绪比事实传播更快,主动比被动更易掌控节奏

这正是我多年前提出的危机公关三大原则,小米恰恰需要用这三板斧破局。

二、第一原则:态度比事实更重要 —— 用诚恳浇灭情绪之火

危机初期,网民要的不是技术报告,是 “被尊重的感觉”。小米的第一步必须是放下辩解,拥抱情绪

具体动作:

CEO 躬身致歉,取代 “艰难论”

雷军需以 “安全第一,用户至上” 为核心发声,而非强调企业困境。可参考海尔张瑞敏砸冰箱的姿态 —— 直面问题而非解释问题,比如:“三个生命的逝去,比任何业绩都沉重。我们不该以‘新人’为借口,安全没有学习期”。

建立 “透明沟通渠道”

针对事故成立独立调查委员会,每周公开进展,邀请用户代表参与。对碳纤维盖问题,直接承认 “宣传失误”,推出 “退款 + 补偿” 方案,而非纠结 “是否虚假”。

杜绝形式主义回应

刹车失灵争议中,用 “制动压力数据异常” 替代 “脚感欠佳”,用技术术语坦诚问题,比模糊表述更能赢回信任。

记住:情绪降温了,事实才听得进去。

三、第二原则:转移话题比应对更好 —— 把危机变成升级契机

被动回应永远落于下风,主动设置议题才能掌握主动权。小米要做的不是 “解释危机”,而是 “借危机讲新故事”。

具体动作:

以 “安全升级” 转移焦点

借事故推出 “SU7 安全强化计划”,比如免费为所有车主升级智驾预警系统、增加制动冗余设计,召开 “安全技术发布会”,把舆论从 “事故追责” 引向 “技术改进”。

用 “长期价值” 覆盖短期争议

玄戒 O1 芯片发布本是好牌,但不应孤立推出。可将其与 “汽车智能化安全” 绑定,强调 “自研芯片将提升智驾决策速度 30%,从底层保障安全”,把技术突破变成 “安全承诺” 的佐证。

发动用户参与 “共建”

推出 “小米安全共创计划”,邀请米粉、车主为产品提建议,入选者可参与新品测试。把 “批评者” 变成 “建设者”,化解对立情绪。

四、第三原则:覆盖比删除更有效 —— 用正面内容占领信息高地

删帖是最笨的办法,你删得再快,不如正面内容铺得更广。小米需要用积极正向做内容覆盖,把负面信息压下去。

具体动作(参考国企 24 小时破局案例):

锁定核心关键词

通过工具抓取 “小米 SU7 安全”“小米刹车问题” 等高频搜索词,围绕这些词制造正面内容。

批量生产 “价值内容”

组织团队撰写《小米智驾安全技术白皮书》《SU7 安全测试 100 项标准》等干货,联合汽车媒体、科技博主解读;拍摄 “工程师连夜改进制动系统” 的纪实短片,展现执行力。

高权重渠道密集发布

在汽车之家、懂车帝、微博热搜等平台,24 小时内发布 5000 + 篇内容,结合关键词布局和链接设置,让用户搜索相关话题时,先看到安全升级、技术改进的信息。

记住:互联网的记忆是 “最新的内容”,不是 “最负面的内容”。用海量正面信息疏导,比堵截更有效。

五、收尾:建立 “危机免疫机制”—— 避免重复踩坑

短期破局后,小米更要搭建长效体系:

成立 “公关预警小组”,监测用户反馈,提前识别潜在风险;

把 “安全承诺” 写入产品宣传底线,杜绝夸大表述;

定期举办 “用户沟通会”,把问题解决在萌芽阶段。

危机不是终点,是品牌升级的起点。小米若能践行这三大原则,不仅能化解当下困局,更能把 “信任危机” 变成 “品牌重塑” 的契机 —— 毕竟,网民永远愿意给 “诚恳改进” 的企业第二次机会。

宗旨,不要靠律师团围堵,而是要转危为机会去积极的疏导和引导!

欢迎大家留言区探讨!


京公网安备 11010502039920号